和疏轩琵琶亭韵

高亭俯瞰蓼苹洲,人老香山月自秋。 过耳好音堪一笑,伤心往事只轻沤。 休嗟塞上明妃调,且送江头过客舟。 壮士肯为儿女泪,柔肠一任恼苏州。

译文:

高高的亭子俯瞰着长有蓼草和苹草的小洲,人就像当年老去的香山居士白居易一样,而月亮独自照着这萧瑟的秋景。 那传入耳中的美妙乐音,值得让人展露一笑,可那些令人伤心的往事,就如同水面上轻轻泛起的水泡,转瞬即逝。 不要再为那塞外王昭君弹奏的曲调而叹息了,还是好好地目送江头那些过往的客船吧。 真正的壮士怎会像儿女情长之人一样轻易落泪,就算这琵琶声让柔肠百转,就让它去烦扰那多愁善感的苏州人吧。
关于作者
宋代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