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一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风景还能类前日。 赋斯楼者天台公,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众宾悦。 斯城斯楼天下无,王赋吴诗成四绝。

译文:

高大的仲宣楼像千仞绝壁般耸立着,这可是楚地的一大奇观。它就如同夭矫腾跃的苍龙探出头来,向下俯瞰着广袤的七泽之地,仿佛整个天地乾坤都在它的视野中浮动。 站在楼上,远处的平旷景色就像一幅幅画卷呈现在眼前的几案和坐席之间,那磅礴的气势足以震慑东西两州。当年的王粲(仲宣)心怀天下,觉得整个天地都显得狭小,他一生见证了曹操、刘备等人的多次成败兴衰。 那时他在落日余晖中徘徊,哪里会去考虑这座楼能长久地留存、获得美好的名声呢。他高谈阔论,想必能让四座之人都为之惊叹,那些绝妙的诗句仿佛是天然得来,意境超凡。 刘表(景升)已经逝去,建安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这污浊的世间哪能洗净这清澈的帽缨呢。 如今我和一群贤能之士相聚在这里,眼前的风景似乎还和从前差不多。为这座楼作赋的是天台公,可又有谁能像他一样用如椽巨笔来宣扬这座楼的壮美呢。 感叹啊,如今看过去,未来的人又看现在,君子应当有长远的思虑和深沉的忧患意识。如今国运正处于安泰的时期,就像月亮高悬天际,我们应该像在水中同舟共济一样齐心协力。 这座楼的美名一旦传开,就会像明亮的灯火一样昭然于世,我在这里自在地游玩,众位宾客也都十分愉悦。这座城、这座楼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前人的辞赋、我的诗作和吴深源的韵诗足以成就四篇绝妙之作。
关于作者
宋代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