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巽坡咏菊并见寄韵 其二

转蓬又是几三秋,客里常宜视鼎羞。 岭首舍梅无所有,衡阳断雁寄何由。 凄凉陈迹几年事,缱绻高情一夕留。 圣代断无车盖禁,诗筒毋惜到南州。

译文:

我像那随风飘转的蓬草,不知不觉又是好几个年头过去了。客居在外,常常应该留意饮食之事(“视鼎羞”可理解为关注生活中的日常饮食等基本生活方面)。 在这山岭之上,除了梅花之外,也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景致了。我身处衡阳,想寄去书信都找不到途径(大雁南飞衡阳,这里“断雁”表示难以借助大雁传信)。 那些凄凉的过往事迹,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而你对我的深厚情谊,却能在一个晚上让我深切感受到并铭记。 如今是圣明的时代,并没有禁止文人交往的规定。所以你可不要吝惜,把你的诗筒(装诗稿的竹筒,代指诗作交流)寄到我所在的南方之地啊。
关于作者
宋代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