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物胜因人成,雅制传自古。 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曾窥上方制,遗范典刑具。 寸簪束万颖,赡足饱霜兔。 丰融沛行墨,充实自妍富。 行间得茂密,夫岂窘尺度。 浇浮自趋薄,羸劣丑毕露。 清快夸钩心,节括号钗股。 纤纤铦甚锥,祇便庸书伍。 杀锋出光芒,苗枯旱无雨。 龌龊痴冻蝇,安能劂石怒。 尔来邈东嘉,法则自谁祖。 宛见昔制作,齐力万毫努。 吾欲标诸人,示兹明取与。 斲雕还反朴,淳风招已去。 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织组。 谁能一羽力,回彼滔滔注。 百尔今已然,岂但于笔故。
赠笔工吴升
译文:
在兰台任职的人喜爱狸毛制作的笔,而黄庭坚钟情于鸡距笔。这些名笔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得到名人的喜爱才成就了它们的名声,这种风雅的笔制自古就流传下来。
东晋初年,士人们风度潇洒、不拘礼法,那时的笔和书法风格还比较质朴。我曾经见过宫廷所制的笔,它们传承了前代的典范样式。
好的笔就像用寸长的簪子捆束着万根笔毫,选用的都是充足的兔毛。书写时墨水流畅,如同充沛的水流,笔毫饱满,写出来的字自然妍丽多姿。在书写的行与行之间,字体茂密而有气势,不会受到尺寸格式的局限。
然而,如今社会风气浮躁轻薄,笔也制作得越来越粗劣,各种丑陋的缺点都暴露无遗。有人喜欢那种所谓书写起来清快的笔,笔锋弯曲得像钩子一样;还有人标榜笔画如钗股般有力的笔。这些笔的笔毫纤细尖锐得像锥子,只适合那些平庸的书手使用。
这样的笔锋芒毕露,就如同久旱无雨导致禾苗枯萎。书写起来就像龌龊的冻蝇,毫无生气,哪里能有刻石那样的雄浑气势呢?
你来自遥远的永嘉(东嘉),你的制笔法则是师从何人呢?看你制作的笔,仿佛能见到往昔精良的制作工艺,万根笔毫齐心协力,充满力量。
我想把你的笔推荐给众人,让大家明白该如何选择好笔。去除那些浮华的制作方式,回归到质朴的工艺,把已经逝去的淳朴之风重新招回来。
如今人们追求的东西就像把春苗误当成芦笋,把宽大的袖子错认为是精美的织物。谁能凭借一己之力,挽回这如滔滔江水般的不良风气呢?如今各方面都是这样,又何止是制笔这一件事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