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得雨韵

畎亩思国事,笺天泪成流。 鲜风鼓中夜,涷雨喧西畴。 一饱将如愿,卒岁应莫愁。 料得廊庙心,犹怀沟壑忧。 香灯答帝力,籉笠悬车头。 白首逢三登,酣歌娱春秋。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心系农事、祈雨得雨后的喜悦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 我虽然只是个在田间劳作之人,却也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向老天写下求雨的奏章时,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半夜时分,清爽的风儿吹拂,冰冷的雨点喧闹地打在西边的田地里。 如今庄稼有了雨水滋润,看来能有个好收成,百姓们吃饱肚子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这一整年应该不用再发愁了。 我猜想那些朝廷里的官员们,心里大概也还是怀着对民间疾苦的担忧吧。 我点上香烛,来答谢老天爷的恩赐,把斗笠和竹筐挂在车头。 我这白发苍苍的老人能遇上这连年丰收的好年景,真是太幸运了,我要尽情地歌唱,在这春秋佳日里享受这份喜悦。
关于作者
宋代叶茵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