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所知

中流砥柱一宗臣,长把丹衷动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载后更无人。 堂留薇药谁知己,路长萧茅谩得春。 自是不曾轻出处,到头著著为斯民。

译文:

在那波涛汹涌的水流中央,有您这样一位堪称中流砥柱的国家重臣。您始终怀着赤诚的忠心,这份忠心一次次打动了天子。 您前后一共呈上了三十四次像这样恳切的奏疏,恐怕在千百载之后,都很难再出现像您这样的人了。 您的堂前种植着薇草和芍药,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您的志向呢?那生长着萧草和茅草的漫长道路,看似也能迎来春天,但实则空虚无意义。 您向来不会轻易地出仕或退隐,每一步举措、每一个决定,最终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啊。
关于作者
宋代叶茵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