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松灵岩寺草堂之前旧有蟠松尤古

一亩清阴覆客衣,相逢疑是草堂时。 隠然错节盘根势,欠者昂霄耸壑姿。 天遣蛰龙凭石窟,人攀巢鹘俯霜枝。 百年培植今谁属,何待岁寒然后知。

译文:

在灵岩寺草堂的前面,曾经有一棵古老的蟠松,那松树枝叶繁茂,一亩大小的清凉树荫就这么覆盖在客人们的衣衫之上。我与这蟠松相逢,恍惚间以为自己又回到了当年置身草堂的时光。 这蟠松的树干和树根交错盘绕,那姿态仿佛蕴含着一股隐秘深沉的力量。只是它欠缺那种昂首直插云霄、傲然耸立于沟壑间的潇洒姿态。 仿佛是上天特意派遣蛰伏的蛟龙栖息在这石窟之中一般,蟠松就这样扎根于此。人们就像攀爬鸟巢去捕捉鹘鸟一样,俯身探向那如霜般苍劲的树枝。 这棵经过百年培植的蟠松如今属于谁呢?又哪里需要等到岁寒时节,才能知晓它坚韧不拔的品性呀。
关于作者
宋代叶茵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