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博雅时遁泽,往岁赠我墨图柏。 今年揆予初度临,又复持赠竹石屏。 柏以祝我老,竹以坚我心。 长歌短歌先后发,书室夜夜生光荧。 君才固磊落,爱我何独深。 此石不知出何地,来自紫阳夫子门。 紫阳缘督两授受,谓宜永作传家珍。 所宝又有大于此,余光委照非其人。 以我所愿紫阳学,以我生作石笋孙。 石笋固宜有石竹,笋竹生成同一根。 当时竹上岁寒句,先达难赏流传今。 去年忽得紫阳岁寒字,如约屏石来同盟。 朝夕歛身对二妙,俨然拱侍沧洲之竹林,寓物敬慕度义全幽贞。 不有畏友相勉励,安得准绳磨琢箴。 句中雅意已佩服,石中有竹谁能评。 欧梅苏范六君子,绝识雄辨万口称。 珠犀砂玉亦似矣,髣髴未得此理真。 顾我生既晚,欲说口已瘖。 造化发育固难测,尝闻古有刚柔分。 柔土既发万物之生气,刚土故涵万物之阴精。 人之所见自有限,熟识万象俱妙凝。 此非物之影,真是竹之形。 遗梢坠叶积于土,土化为石竹自存。 生物不随凝结变,请观琥珀与水晶。 我疑此石生渭滨,土石变化岁一层。 岁岁层层应万状,直欲尽磨翠壁铺作千亩帐。
竹石屏歌谢遁泽
译文:
喜好古风、学识渊博的遁泽先生,往年曾送给我一幅墨画柏树图。今年在我生日临近之时,又拿着竹石屏风来赠予我。
送柏树是祝福我长寿,送竹子是勉励我意志坚定。先后赠物时的赠诗,让我的书房每夜都仿佛闪耀着光芒。
您的才华本就卓越不凡,为何对我如此厚爱呢?这块石头不知出自何地,它来自紫阳先生(朱熹)之门。紫阳先生和缘督道人相互传授此物,说应该将它永远作为家族珍宝传承下去。
其实比这石头更珍贵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是把它的余光照拂给了我这个普通人。因为我一心向往紫阳先生的学问,就好像我是石笋的后人。
石笋本就该有石竹相伴,笋和竹本就是从同一根生长出来的。当年关于竹子写下的那些有关岁寒品格的诗句,前辈难以赏识,流传至今。
去年我忽然得到紫阳先生写的“岁寒”二字,就如同这屏石一样来和我结成同盟。
我早晚收敛身心面对这两件妙物,就像恭敬地侍立在沧州的竹林之中,借物表达我的敬慕,使我的义行和幽贞品格得以保全。
如果没有您这位令人敬重的朋友来勉励我,我又怎能有准则来不断磨砺自己呢。
诗句中的高雅意趣我早已钦佩折服,但石中有竹这一奇妙现象又有谁能评说清楚呢。
欧阳修、梅尧臣、苏轼、范仲淹等六位君子,他们见识卓越、雄辩滔滔,被众人称赞。他们对事物的品鉴就如同识别珠犀砂玉一般,但似乎也没能真正参透这其中的道理。
只可惜我生得太晚,即便想说也不知从何说起。
大自然的造化和发育本来就难以揣测,我曾听说自古以来就有刚土和柔土之分。柔土能生发万物的生气,刚土则蕴含着万物的阴精。
人们的见识本就有限,谁又能真正熟知世间万象都奇妙地凝聚在一起的道理呢。
这石中的图案并非竹子的影子,真真切切就是竹子的形状。那掉落的竹梢和竹叶堆积在土里,土变成了石头而竹子的形态却留存了下来。
有生命的东西不会随着凝结变化而消失,看看琥珀和水晶就知道了。
我怀疑这块石头产自渭水之滨,土石历经岁月一层又一层地变化。每一年的变化都应该呈现出万千形态,我真想把这翠壁般的石头全部磨开,铺成千亩竹海一般的景象。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