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事吟

君子去事,民有余祥。 小人去事,民有余殃。

译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品德高尚、心怀天下的君子远离政事的时候,百姓即使暂时没有大祸,但也会留下许多不祥的隐患,意味着失去了君子的引领和治理,社会发展可能会面临问题。而当品行恶劣、自私自利的小人不再参与政事时,百姓即使暂时没有大福,但长远来看也会消除许多灾祸,因为少了小人的搅扰和破坏,社会会趋向于安定。
关于作者
宋代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