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吟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 箫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 论兵狠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 虽日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译文:

那三国的英雄们威武雄壮,如同鼎足并立,他们的声名像震雷之音般响亮,可如今他们那些绝妙的事迹和高尚的踪迹,已经难以寻觅了。 在一方之地奏响箫鼓,进行着征战杀伐,可各方的抱负都还未尽情施展;想要凭借弓刀之力征战万里,却发现力量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在狠石上谈论军事策略,难道是没有意义的吗?想着到黄河边饮马,想要成就更大的功业,却也只是空有一番心意罢了。 虽说时运和机遇起着一定作用,但其中也包含着人的努力和作为,可谁又能料到,在原本的谋划之外,会错失像良金一样珍贵的机会和人才呢。
关于作者
宋代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