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子识鉴精,包罗错综能成文。 夫何吴兴戴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决,品类繁伙难尽说。 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隠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对出莫与比。 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棱。 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徕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 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 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
再咏番昜方节士
译文:
有见识广博的君子,他的识别和鉴察能力十分精准,能把众多繁杂的事物综合整理,写出精彩的文章。
可为何吴兴的戴庆豫,要满怀豪情地为竹子作谱,描绘竹子的各种形态呢?他明确地说竹子非草非木,竹子的品类繁多,实在难以一一详尽言说。
九江和五岭一带有很多珍稀的竹子被遗漏未记载,只有这位方节士(竹子)与众不同。它隐藏光彩、不慕声名,品性坚贞,就像来自万里之外临邛的寒族子弟。李德裕(文饶)曾把它带到甘露寺,从此它的声名远扬,超过了所有的美竹。
它的竹节、须根和笋牙层层累积,四面匀称生长,没有能与之相比的。如果没有芝田(或许是指相关记载者)详细记录,后世的人就不知道它的独特,那实在是太遗憾了。
我听闻这样的说法已经很久了,却未曾亲眼见过它那独特的模样。
江东的使者巡查返回时,在番阳挑选出了这些方节士(竹子)。它们每一根的姿态都中规中矩,成群结队地来到敬岩之处。
它们如同品德高尚的好友,能在岁寒中坚守,让人肃然起敬,就好像面对齐充父一样。
后山居士陈师道明白其中的道理,曾用诗句传达对方节士的心意。
我年老了,不再过多过问人间之事,但还是想告诉山里的老翁,不要把这些方节士的棱角削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