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世诗二首 其一

股肱十载竭丹心,谏草虽多祸亦深。 补衮每思期仲甫,杀人未必是曾参。 毡裘浩荡红尘满,风雨凄凉紫殿阴。 遥望诸陵荒草隔,不堪老泪洒衣襟。

译文:

我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十年间竭尽一片赤诚之心,向皇帝进谏的奏章虽然很多,可由此招来的灾祸也十分深重。 我常常想着要像唐代的裴度那样,尽心尽力修补皇帝决策的缺失、纠正朝政的弊端。可如今,就像曾参母亲最终也因谣言而相信曾参杀人一样,我明明没有过错,却遭人诬陷。 北方的蒙古军队势力强大,他们的侵扰使得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尘土飞扬,到处都陷入了混乱之中。皇宫内也笼罩在一片凄凉的风雨之中,仿佛预示着国家的命运多舛。 我遥遥望着先皇们的陵墓,它们被荒草阻隔,一片荒芜。想到国家的衰败和先皇陵寝的凄凉,我这把老骨头实在忍不住泪水,洒湿了自己的衣襟。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