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

荒城十载路重经,暂舣扁舟坐驿亭。 春到梅花何处白,雪晴山色向人青。 惊心家远书难寄,迎面风寒酒易醒。 莫忆牵衣儿女态,晓猿夜鹤笑林扃。

译文:

我时隔十年,再次踏上了这座荒城的道路。我暂且把小船停靠在岸边,然后坐在驿站的亭子中。 春天已经来了,可那洁白的梅花如今在哪里呢?雪已经停了,山色一片青葱,仿佛在向人展示它的秀丽。 想到家远在千里之外,我心中不禁一阵揪痛,连书信都难以寄到家中。寒风吹在脸上,让我本就喝了酒的头脑很快就清醒了过来。 我可不能老是回忆起儿女们拉着我衣襟的娇憨模样啊,不然山林中早晚啼叫的猿猴和仙鹤,都会笑话我这被山林关锁的人没出息呢。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