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赋琴高鱼

仙人药苗化为鱼,身虽纤细味丰腴。 土人涉溪如采荇,以布为网犹恐疏。 不比吴王耽嗜鲙,松江千古留腥滓。 好似春茶枪与旗,俯视银条不足数。 人生所乐在家乡,何必定食河之鲂。 琴高仙游不可蹑,自向昆仑朝玉皇。 玉皇一笑倚天末,乞与五湖任囊括。 扁舟烟雨归去来,卧听鱼槎声濊濊。

译文:

传说有仙人把药苗变成了鱼,这种鱼身形虽然纤细,但味道十分肥美。当地的人涉过溪水去捕捉它们,就像去采摘荇菜一样平常,他们用布做成渔网,还担心网眼太稀疏而让鱼溜走。 这可不像吴王那样沉溺于品尝鲈鱼脍,使得松江千百年来都留存着那股腥味。琴高鱼就好似春天的茶,有的如枪尖,有的如旗帜,相比之下,那些银色的普通鱼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家乡,何必非要去吃那黄河里的鲂鱼呢。琴高仙人已经遨游仙世,难以追寻他的踪迹了,他独自前往昆仑去朝见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在天边露出了笑容,赐予琴高仙人能够掌控五湖的权力。于是,琴高仙人驾着小船在烟雨中悠然归来,躺在船上听着鱼筏划水发出的濊濊声。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