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吴潜 高桥舟中二首 其二 高桥舟中二首 其二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吴潜 小麦青青大麦黄,海乡风物亦江乡。 篮铺蚕种提归急,肩夯牛犂出去忙。 春涨半篙波潋滟,晓山一带色微茫。 东风客子思归切,不待啼鹃也断肠。 译文: 田野里,小麦还是一片青翠的颜色,大麦却已经泛黄成熟了。这海边乡村的风光,和那江乡竟也十分相似。 村妇们提着装满蚕种的篮子,脚步匆匆地往家赶,好似晚一点就会耽误了蚕宝宝的孵化。而健壮的农夫们则扛着笨重的牛犁,匆忙地走向田间,准备投入到繁忙的农事之中。 春日的河水上涨,船下的水有半篙深,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清晨的山峦连绵起伏,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中,颜色若有若无,显得有些朦胧。 东风轻轻吹拂,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归之情愈发急切。即便还没听到杜鹃鸟那悲切的啼鸣,我的内心也早已痛苦得肝肠寸断。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