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其一

六丁海面揭封回,天上屯云撮得来。 连月不曾听澍雨,今年方始见轰雷。 定知水畎移秧插,底用泥涂把谷栽。 闻说君王勤露祷,固应妖魃不能灾。

译文:

诗中提到的“六丁”是道教中的神名,能行风雷,所以第一句可以想象成:像是掌管风雨的六丁神将在海面揭开了封印归来,从天上把积聚的云朵都聚集了过来。 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好几个月都没有听到过及时的大雨了,直到今年才终于听见了轰轰作响的雷声。 可以预见,这场雨之后,田间的水沟里会有充足的水,农民们可以顺利地去移栽秧苗,再也不用在泥泞的土地上艰难地播种稻谷了。 听说君王都亲自虔诚地露天祈祷降雨,想来那些作祟的旱魔自然也就不能再带来旱灾了。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