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和赵右司

车水耕田正闵农,夜来好雨一犁通。 相近可是须群望,陟降元来即上穹。 击壤何曾知帝力,观风谁与达天聪。 见他东作思南墅,愁杀江南桑苎翁。

译文:

人们正为了耕田辛苦地车水灌溉,满心怜悯着劳作的农民,昨夜一场及时的好雨,让土地得到了充分的滋润,犁地都变得顺畅起来。 这雨水如此及时,大概是顺应了众人的期盼吧,原来这降雨与停雨的掌控者正是上天啊。 百姓们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就像古代击壤而歌的人一样,哪里知道这背后有着帝王的恩德呢?又有谁能去了解民间的情况,把百姓的愿望传达给天子,让天子知晓呢? 看到东边田野里农事正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南边的田庄,真让江南那如茶圣陆羽般归隐田园的我发愁啊。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