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四用喜雪韵四首 其二

瑞气应缠牛女虚,坐令三白历家书。 竹寒不用歌周末,粟腐行将纪汉初。 蟠际混同能广大,方圆成就更通疎。 狐猿夜半疑天晓,叫起攀林挂树狙。

译文:

吉祥的瑞气应该萦绕在牛宿、女宿和虚宿所在的天际,这场大雪使得“冬有三白”的祥瑞之景被载入了家家户户的生活记录之中。 竹子在寒雪中瑟瑟,不必像在周朝末年那样吟唱那哀伤的歌谣;粮食富足到可能会腐烂,这就如同汉初时的丰饶景象即将出现。 大雪弥漫天际,天地混为一体,展现出无比广大的气势;它无论是在方形还是圆形的事物上都能均匀覆盖,成就着世间的一切,还透着一种豁达疏朗的意境。 狐狸和猿猴在半夜时分,可能是被这银白的雪景迷惑,以为天亮了,它们大声叫唤着,还引得那些攀附在树林、挂在树上的猴子也跟着躁动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