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其二

腊中三白瑞非虚,不虑无冰鲁史书。 苔长新蔬蒙赐后,根舒宿麦受恩初。 凭陵败絮寒能重,扑蔌斜窗晓渐疎。 林杪穷猿应禁口,猢孙乞食向公狙。

译文:

这首诗是作者以“喜雪”韵创作的组诗中的第二首。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腊月里连下三场雪,这祥瑞之兆可不是虚假的,就像《春秋》记载鲁国不担忧无冰一样,这场雪预示着来年的好景。 新长出来的蔬菜如同得到上天恩赐,苔藓也跟着沾光;越冬的小麦根系得以舒展,刚刚领受这大雪降下的恩泽。 这雪势凶猛,即便裹着破棉絮也能让人感觉寒意更重。清晨,雪花斜斜地扑打在窗户上,渐渐地变得稀疏起来。 树林梢头饥寒交迫的猿猴应该也被这寒冷封住了口,不敢随意啼叫;那些猴子们就像寓言里的一样,向“公狙”乞求食物来度过这艰难的时刻。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