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 其一

六十三余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 阴阳理向尘尘见,天地心于物物同。 荔挺生来元不死,葭灰塞处自能通。 古今宇宙浑如此,康节何烦企下风。

译文:

我已经六十多岁,快要步入七十岁的年纪了,这些年我在宁静的生活和思考中,倒也有所收获,有了些心得。 我从世间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看出阴阳变化的道理;天地对世间万物都怀有同样的慈爱之心,一视同仁。 就像荔挺这种植物,生来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消亡;而当芦苇茎中的灰被堵塞时,到了特定的时节它自然又能通畅。 古往今来,整个宇宙都是这样遵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周敦颐又何必非要在邵雍面前自谦,认为自己不如他呢。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