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六

水聚山环旺气连,荣华富贵各搀前。 劫从无始认为我,数到有终还是天。 晓月园林空唳鹤,晚风亭树谩鸣蝉。 寄言世上耽迷者,所美当知非美然。

译文:

这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诗,下面是将它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水流汇聚,群山环绕,这一片天地间似乎有着旺盛的气场相互连接,人们都在追逐荣华富贵,你争我赶地往前冲。 人们从无始以来的劫难中,都固执地认为“我”才是最重要的,却不知道世间万事万物,即便发展到最后,终究还是要遵循天道。 拂晓的月光洒在园林中,只有仙鹤徒劳地发出悲唳;傍晚的风拂过亭台边的树木,蝉儿也只是徒然地嘶鸣。 我想对世上那些沉迷于世俗名利的人说,你们所认为美好的东西,实际上并非真的美好啊。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