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四

平生惯作牧民官,不作朱幡画戟看。 惟有寸心存恻隠,谁怜只手补创残。 树蔬人要畦畦润,种麦农便陇陇干。 乍雨乍晴都恰好,老天谁道叫呼难。

译文:

我这一生习惯了担任治理百姓的官职,从不把那象征官职的红色旗帜和绘有彩画的戟等仪仗看得多么重要。 我心中唯有那一片怜悯百姓的赤诚之心,可又有谁会怜惜我独自一人想要补救这国家和百姓创伤的艰难呢。 种菜的人希望每一畦土地都能保持湿润,种麦子的农民则盼望每一条田埂都干爽适宜。 这天气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放晴,都恰到好处,谁说呼喊老天给予合适的气候很难呢。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