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用喜雨韵三首 其一

江南九月菊花香,猎子牵黄与臂苍。 岁幸丰登连楚越,地非硗薄比渠凉。 雨收甘泽归三印,雷歛神功入五箱。 作解工夫都了毕,不须赤子更回皇。

译文:

在江南的九月,空气中弥漫着菊花的清香。那些喜好打猎的人带着黄狗,臂上架着苍鹰,一副潇洒自在去狩猎的模样。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份喜悦从楚地一直绵延到越地。而且这里的土地并不贫瘠,不像那偏远之地那般荒凉。 雨停之后,那滋润大地的甘泽都汇入了田亩之中,仿佛被印刻在这丰收的景象里;雷声停歇,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似乎都收敛起来,藏进了那装满粮食的五座谷仓。 这一场如同及时雨般缓解旱情、带来丰收的“功夫”已然圆满完成,百姓们不必再惶恐不安、忧心忡忡啦。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