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倒瓮翻盆势莫禁,旱滩焦碛尽低沈。 定知此喜非常喜,只是将心去比心。 人乐和丰方卖剑,谁贪遗滞忽亡簪。 村翁曳杖前山去,丁祝孙来酒户寻。

译文:

这可不是一首古诗词,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雨势如同把瓮倒过来、将盆翻过去一样,猛烈得无法阻挡,原本干旱的河滩和焦枯的沙石地都被雨水淹没,变得一片低洼深沉。 我笃定地知道这场雨带来的喜悦绝非寻常的喜悦,其实这只是将自己的心去推想他人的心。 人们在这和顺丰收的时节感到快乐,都把刀剑卖掉不再使用。可又有谁会贪恋遗留的雨水、迟缓的时光,就像不经意间丢失了头上的簪子一样呢。 村里的老翁拄着拐杖朝前面的山峦走去,子孙们互相叮嘱着去寻找有酒的人家。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