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毋烦符祝不祥禁,并遣商羊旱魃沈。 自诡何关太守力,谁知最切老婆心。 苦身见说汤诛发,沾体曾闻禹堕簪。 干溢两无年大有,君王德泽海千寻。

译文:

不用再麻烦去使用那些符咒来进行驱逐不祥的禁忌仪式啦,要一并将象征干旱的商羊鸟和旱魃都让它们沉埋消失。 我可不敢自夸这场喜雨跟我太守有什么功劳,谁能知道我内心其实就像老婆婆一样,急切地盼望着下雨啊。 传说商汤为了求雨不惜自我苦行,甚至要以自己的头发来祭祀;大禹治水时雨水沾湿了身体,连簪子掉落都顾不上。 如今旱灾和涝灾都没有了,年成获得了大丰收,这都是因为君王的恩德和福泽就像那千寻深的大海一样深厚啊。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