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 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译文:

北面的山头飘来的雨云越过了南面的山头,远处的山峦一片晴朗,而近处的山峦却笼罩在阴云之中。 那古老的桧树枝叶扶疏,展现着正午时分特有的景象;孤独的梧桐树叶子飘落,忽然间仿佛传来了秋天的声音。 庭院里很少有像大雁和野鸭那样来来去去传递公文的忙碌景象,大海中也不见如鲸鱼般的凶恶之徒,他们都已伏在斧砧之下受到了惩治。 这不过是我这个老臣略微报效国家的一些作为罢了,可不敢说自己仁爱的声名能深入人心。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