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 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 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 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

译文:

灯盏里装着半勺左右的灯油,温暖的火焰燃烧起来,这场景恍惚让人以为是当年赤壁之战时,双方在夜里激烈鏖战。 走马灯上的骑马形象仿佛在猛烈的火光映照下,快速地奔驰;而提着长枪的人物形象好像在轻松地辗转作战。 灯上的旗帜影子静静地在像云母一样闪亮的灯罩里移动,刀剑的光芒仿佛在水晶般的灯座光影中微微闪动。 不知道是哪位能人巧匠,用如此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了这样神奇的走马灯,让它在元宵节这个节日里独负美名。
关于作者
宋代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