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介石

末俗住山,尤贵黄纸。 造物畀公,共衰病至。 既病之矣,复遇岁艰。 当八面风,撑百漏船。 漫刺衔袖,临斋乞米。 骄儿索饭,饥嗔饱喜。 我行四方,阅士如墙。 小智虚夸,妄夫荒唐。 宣绍命脉,干淳气魄。 天悭地閟,神盍宝惜。 冷灰粟焰,将晓景星。 泯灭甚易,佛法替陵。 同时爱憎,异世悲慨。 诸君不信,有遗录在。 我作苦语,模写虚空。 泪尽血续,夫岂为公。

译文:

这首诗题中的“介石”应是一位僧人。以下是这首诗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如今这流俗的时代,出家人住在山中,尤其看重官府颁发的度牒(黄纸)。老天给予您的,却是衰病之身一同降临。 您已经身染疾病,又遇上了年景艰难的岁月。就像是在四面八方狂风的侵袭下,撑着一艘到处漏水的破船艰难前行。 您袖子里揣着名帖,到斋堂去乞求粮食。家里娇惯的孩子吵着要饭吃,饿了就发脾气,吃饱了就欢喜。 我行走四方,见过的人多得像墙一样。那些小聪明的人喜欢虚夸,狂妄之徒说话做事荒唐无度。 南宋宣和、绍兴时期佛法的命脉,乾道、淳熙年间的气魄精神。如今上天吝啬,大地紧闭,神灵为何不珍惜守护呢? 您就像冷灰中微弱的粟米般的火焰,又似即将破晓时的景星。这样的存在想要泯灭是很容易的,佛法也在逐渐衰败。 和您同时代的人对您有爱有憎,后世的人也会为您的遭遇感到悲慨。各位如果不相信,还有您遗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在。 我写下这些凄苦的话语,就像是在描摹虚空。眼泪流尽了接着流出血来,这哪里只是为了您一个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