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都仓韵

学问渊源汲绠深,逢时肯作子光瘖。 平泉旧圃多奇石,栗里闲居只素琴。 终竟封侯凭燕颔,莫夸对客割牛心。 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

译文:

这首诗用比较文雅的语言来表达观点,以下是逐句翻译成相对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 你学问的根基就像那深深井中汲取水源的长绳一般深厚,生逢好时代,怎会像子光那样沉默不言。 就如同平泉庄旧日的园圃里有众多奇异的石头,你也有独特的才具;又好似陶渊明在栗里闲适隐居时只伴着一把朴素无华的琴,你安于淡泊。 最终能否封侯拜相,往往要凭借像班超那样有“燕颔”之相的贵相机遇,可不要只知道像杨修那样对着客人割牛心来炫耀才华。 过去像谢安那样喜爱游山玩水的一群友人之中,还有像白头的支道林这样有见识、有风骨的人物存在呢。 注解:“子光瘖”“平泉旧圃”“栗里闲居”“燕颔”“割牛心”“谢傅”“支道林”都有典故,在翻译里为了便于理解做了简单化处理。
关于作者
宋代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