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逸少真迹

淳化东都群玉府,光蟠虹霓气龙虎。 墨池笔冢千岁精,鸾𬸣凤翥来帝庭。 帝好文似虬须主,盗夺鬼偷离复聚。 珠宫玉函雷电护,犀辟尘埃芸辟蠹。 崇宁别置书学员,司空无畏博士颠。 钩党牵连颖与玄,毡包驼载迁幽燕。 司卿巨卿怒裂眦,手揽脱身兵火里。 江南不得练儿评,流落无人识真伪。

译文:

在北宋东京的群玉府中,珍藏着的王羲之真迹,那光芒好似蟠绕的虹霓,气势宛如龙虎般雄浑。这真迹就像是墨池和笔冢历经千年所孕育出的精灵,它带着如鸾凤高飞般的神韵来到了帝王的宫廷。 皇帝喜爱文章书法,就如同虬须的唐太宗一般。这些真迹历经被盗取、被偷藏,几经离散又重新汇聚。它们被收藏在华丽的宫殿之中,装在精美的玉函内,仿佛有雷电守护着,用犀角防止尘埃沾染,用芸草辟除蠹虫。 到了宋徽宗崇宁年间,专门设置了书学这一机构,有像司空图那样无畏的人,也有像张旭那样癫狂的博士。但随后朝廷发生党争,许多人受到牵连,就连颖与玄这样的人也不能幸免,这些真迹被用毡包起来,用骆驼载着,被迁移到了幽燕之地。 那些掌管的官员们气得眼睛都要瞪裂了,好不容易才亲手把真迹从战火中抢救出来。可惜到了江南,没有像梁武帝萧衍(练儿)那样懂书法、能品鉴的人来评价,这些真迹流落民间,也没有人能辨别它们的真伪了。
关于作者
宋代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