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行

湖埆埆,泥駮駮,千夫万夫鉏剥剥。 菰蒲蒙蒙深复凿,湖水浑黄车漉漉。 朝车暮凿声不已,土山矗矗黄埃里。 山成蒉土不知几,上头望见沧海水。 我疑神山海外八万里,山凭鳌戴无根蔕。 阳侯潜乘鳌力瘁,夜半负走倦复置。 鼓𬘘𬘘,湖边市。 骝马嘶,使君至。 使君一犒炙千牛,酒舁银瓮糟成丘。 工出农隙财出州,民肥官瘠农知不。 君不见淮水头,田荒白骨无人收。 僧庐箕歛供防秋,健胡长戈舂尔喉。 使君告尔农,汝今一劳永不忧,汝今一劳永不忧。

译文:

东湖的湖岸高低不平,湖泥杂乱斑驳。上千上万的民夫挥动锄头,发出“剥剥”的声响。湖中的菰蒲生长得浓密茂盛,人们还在不断地深挖开凿。湖水一片浑黄,水车不停地转动,发出“漉漉”的声音。 从早到晚,车声和凿地的声音一直不停歇。在飞扬的黄色尘埃里,土山高高地矗立起来。也不知道堆积成这座土山用了多少筐土,站在土山的上头,都能望见苍茫的大海。 我怀疑这土山就像是海外八万里的神山一样,神山凭借着巨鳌的背负,没有根基。也许是海神暗中折腾,让巨鳌过于疲惫,在半夜背着神山行走,走累了就把它放置在这里。 湖边的集市上,鼓声“𬘘𬘘”作响。骏马嘶鸣,原来是州里的长官来了。长官一次犒劳民夫,就要宰杀上千头牛来烤肉,用银瓮抬来美酒,酒糟都堆成了小山。 这些民夫是利用农闲时间来劳作的,钱财是从州府的库中支出的。百姓能从中受益,官府可能会为此有所损耗,农民们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你们难道没看到淮水一带的惨状吗?田地荒芜,白骨都没人去收敛。寺庙里还在搜刮财物来供应秋季的边防,那些强悍的胡人拿着长戈,随时可能会要了你们的命。 长官告诉你们这些农民,你们现在辛苦这一次,以后就永远不用担忧了,你们现在辛苦这一次,以后就永远不用担忧了。
关于作者
宋代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