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式之垂访村居

故人手持一缄书,扁舟清晨造我庐。 为问舟从何方来,欲应未应先长吁。 长安平旦朱门开,曳裾靸履喧春雷。 独有诗人货难售,朔雪寒风常满袖。 孤馆青灯不自聊,短帽鹑衣竞相就。 獬豸峨冠岂无事,不触奸邪触诗士。 虽当圣世尚宽容,滔滔宁免言为讳。 轩瑟齐竽本难遇,长编巨轴添忧虑。 松菊荒芜归计迟,欲向何门诵佳句。 君不见古者防川不禁口,里谚村谣无不有。 美刺箴规三百篇,删取皆经圣人手。 汉魏著述充层云,采撷花草香纷纷。 其间国政最亲切,世许少陵能爱君。 交衢谤木求胥诲,盛若勋华犹不改。 风雅遗音傥尚存,篇篇遒铎皆应采。 小人几度邪侵正,何尝断隔无歌咏。 风雨萧萧鸡自鸣,谁顾寒莎响蛙黾。 但恐君诗未工耳,工则奚愁强疵毁。 益藉讥评达九重,送起声名赤霄里。 况于时事无交涉,仿郊寒山题木叶。 千龄得失寸心知,笑尔随群走干谒。 请君头上巾,为君抖却岐路尘。 解君身上衣,为君拂去京洛缁,三濯三洗清泠池。 一日失机械,二日忘是非,三日天籁呼吸吹。 勇将漫刺付流水,开口尽作欢喜辞。 天台石桥春已知,别有野鹤相追随,苟欲避世不可迟。 请君归,君勿疑。

译文:

老朋友手里拿着一封信,清晨就坐着小船来到我的住处。我问他的船从哪里来,他想要回应却又先长长地叹了口气。 清晨的长安,朱红色的大门纷纷打开,达官贵人们拖着衣襟、趿着鞋子,脚步声像春雷般喧闹。只有诗人的才华难以得到赏识,北风夹着雪花,寒风吹满了衣袖。 孤独的旅馆里,青灯相伴,诗人百无聊赖,头戴破帽、身着像鹌鹑羽毛般破旧衣服的穷酸模样,引得旁人纷纷凑近。那些戴着獬豸冠执法的官员难道就没事可做吗?他们不惩处奸邪之人,却来为难诗人。 虽然身处圣明的时代,还算宽容,但在这滔滔言论中,怎能避免说话有所忌讳呢。就像高雅的轩瑟和滥竽充数的齐竽一样,好的作品本就难遇知音,长篇大论的诗文反而增添了许多忧虑。 家乡的松菊都已荒芜,归乡的计划却一拖再拖,不知道该到哪家去吟诵自己的佳句。 你难道没看到古代治水都不禁止百姓说话,里巷的谚语、乡村的歌谣无所不有。《诗经》里那些美刺、箴规的诗篇,都是经过圣人删选留存下来的。 汉魏时期的著述多如层层云朵,其中采撷的花草意象都散发着芬芳。这些作品里与国家政事最为贴切,世人都称赞杜甫能心怀君王。 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设有谤木,用来征求众人的教诲,就算是像唐尧、虞舜那样的圣君也不曾改变。如果风雅的遗音还存在,那么每一篇佳作都应该被采录。 小人多次用邪念侵犯正道,但也未曾断绝诗歌的歌咏。风雨萧萧中鸡独自鸣叫,谁会去理会寒草中青蛙的声响。 只怕是你的诗还不够精妙罢了,如果写得精妙,又何必忧愁被人强行挑剔诋毁。更可以借助他人的讥评让自己的诗作传到皇帝那里,让声名响彻云霄。 况且你的诗与时事并无关联,就像郊寒岛瘦的诗风题写在树叶上一样。千年的得失自己心里清楚,可笑你还跟着众人去四处求见权贵。 我要为你摘下头上的头巾,抖落你在歧路上沾染的灰尘。为你脱下身上的衣服,拂去你在京城沾染的尘埃,再到清澈的池水里洗上三遍。 第一天放下心机,第二天忘掉是非,第三天像聆听天籁般自在呼吸。勇敢地把那些四处求见的名帖丢进流水,开口就只说欢喜的话语。 天台山的石桥已经感知到春天的气息,会有野鹤相伴追随你。如果想要避世,就不能再迟疑了。请你回去吧,不要犹豫。
关于作者
宋代周弼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