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释心月 普化赞 其二 普化赞 其二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释心月 邈得先师真,鼻孔不相似。 大悲院里归,馿鸣较些子。 译文: 这首诗是对普化和尚形象的一种表达和独特感悟,以下是翻译: 画出了先师普化和尚的画像,可这画像上的模样和真实的他相差甚远,就说那鼻子吧,都画得不像。 普化和尚在大悲院里圆寂归去,要是真和那画像相比,或许他生前像驴子鸣叫那样自在随性的真实状态,才更能体现他的神韵呢。 这里要说明一下,“普化”是禅宗历史上很有个性的一位高僧,他的行为常常不拘常规,“驴鸣”在此处也有借指他那种自然率真、超凡脱俗行事风格的意味。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