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九真歌题寿宁冲和阁

笑携魏王大瓠落,往观洞庭张帝乐。 醉骑八风访广漠,九天之上无南岳。 我寻九贡诮冥寞,乱云深中涌楼阁。 玉帝苦诏陈兴明,双童前吹紫鸾笙。 尹君道全骖后尘,先殿后卫森火铃。 皓首惠度其姓陈,却立虹桥叫霜鹰。 施友粲然索天笑,露冷松寒月华皎。 无人为呼张法要,万山猿啼夜虎啸。 张复有若如珍少,炼得身形成鹤瘦。 我今只忆徐灵期,嗽炼华池灌玉芝。 天柱峰头凤邓鬰,旦旦黄芽饲白龟。 玉仙灵舆昔无期,想跨九凤衣羽衣。 香火在帝去已久,玉笥亦九门亦九。 坛上仙翁何仙良,为问渺茫再来否。 朝粤暮梧傥可到,泠然来此同楼居。

译文:

我笑着携带着如同魏王那大而无用的葫芦般的心境,前往洞庭去观赏天帝演奏的仙乐。我醉醺醺地骑着八方之风去寻访那辽阔空旷之地,在九天之上仿佛都寻觅不到南岳的踪迹。 我四处探寻九贡之地,却只见一片寂静幽深,在那乱云深处突然涌出一座楼阁。玉帝急切地下诏召见陈兴明,有两个仙童在前面吹奏着紫鸾笙。尹君道全紧随其后,前面有宫殿般的仪仗开道,后面有森严的火铃护卫。 白发苍苍的惠度姓陈,他站在虹桥边召唤着寒霜中的雄鹰。施友笑容灿烂,似在向天索求欢笑,夜露寒冷,松树清寒,月光皎洁明亮。可惜无人能呼唤来张法要,四周只有万山之中猿猴啼叫、夜里老虎咆哮的声音。 张法要那样的人如同珍宝般稀少,他炼就了形如仙鹤般清瘦的身躯。如今我只怀念徐灵期,他在华池中修炼,以玉芝滋养身心。 天柱峰头的凤邓鬰,天天用黄芽喂养着白龟。玉仙乘坐的灵车往昔没有定期而来,想来是跨着九凤,身着羽衣在仙游。 祭祀的香火依旧,但仙人离去已久,玉笥山有九处,门也有九道。坛上的仙翁名为仙良,我想问一问,他在渺茫的仙乡是否还会再来。 如果早晨在粤地,傍晚能到梧州,我真想轻飘飘地来到这里,与仙人一同住在楼阁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