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琴士鸣弦

我寻屏迹到猿啼,云满山前花满溪。 高峰壁立七十二,风生两腋天可梯。 炼师两鬓东风黑,绀天不流月光白。 簷牙咬雨昨已晴,松幄张空夜瑟瑟。 兴浓抱石玄以轻,得意七弦横玉绳。 膝头指弄响玲玲,灿然夺目三十星。 初如雨滴芭蕉夜,久坐梧桐猿啸罢。 宛然幽涧听鸣泉,偶杂修篁戛清夏。 先疑易水渡荆轲,已转似劝无渡河。 美人金帐别项籍,壮士铁笛吹孟婆。 不然双雉两南北,或者妇牵苏武服。 弦中何似湘妃怨,指下为甚明妃哭。 又非林下感蟏蛸,更匪胡笳叫晚秋。 自然鴈声下遥塞,忽觉蝉噪过南楼。 君休弹终我畏听,满怀今古兴亡病。 苍梧云愁虞舜远,鼎湖云出轩辕冷。 一声一声复一声,不管世间银发生。 弹尽天涯夕阳影,又向山中弹月明。 胡长卿,去已久,韩飞琼,无此手。 玉帝闻未曾,人间空白首。 柳花霏霏满江城,城外海棠红泪倾。 恐君余思更未已,为我春昼闻晴鶑。

译文:

我为了寻觅清幽之地来到这猿猴啼叫之处,只见山前云雾缭绕,溪畔繁花似锦。 那七十二座高峰像墙壁一样直立挺拔,清风在两腋间吹拂,仿佛能顺着这风登上青天。 琴师两鬓的头发在东风中显得乌黑发亮,深蓝的天空仿佛凝固不动,月光皎洁如雪。 屋檐像牙齿一样咬着雨,昨天的雨已经停了,松树枝叶如帐幕般在空中张着,夜里发出瑟瑟的声响。 琴师兴致正浓,抱着琴身,感觉轻松自在,得意地将七弦琴横放在夜空中闪烁的玉绳星旁。 他用手指在琴膝上拨弄,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琴音如星光般灿烂夺目。 一开始,琴音就像雨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夜晚,听久了又好似坐在梧桐树下,猿猴的啸声已经停歇。 那声音宛如在幽深的山涧里聆听鸣泉,偶尔又夹杂着修长的竹子在清朗的夏日里相互摩擦的声音。 起初怀疑是荆轲渡过易水时的悲壮之音,很快又好似在劝人不要渡河的告诫。 仿佛是美人在金帐中与项籍诀别,又像是壮士用铁笛吹奏着孟婆的故事。 不然就像两只野鸡各奔南北,或者是妇人牵着苏武的衣服的那种凄楚。 琴弦中好似有着湘妃的哀怨,手指下仿佛是明妃悲伤的哭泣。 又不是山林间感慨蟏蛸的声音,更不是胡笳在晚秋时的哀鸣。 自然得如同大雁的叫声从遥远的边塞传来,忽然又觉得像是蝉鸣从南楼那边飘过。 您不要弹完了,我实在害怕再听下去,满心都是古今兴亡的感慨和伤痛。 苍梧山上愁云笼罩,虞舜的身影已经远去,鼎湖上空云雾升起,轩辕黄帝也已冷清。 一声又一声的琴音不断传来,全然不管人世间人们的头发已经变白。 琴师弹尽了天涯的夕阳余晖,又在山中对着明月继续弹奏。 胡长卿,已经离开很久了,韩飞琼,也没有这样高超的琴艺。 就算是玉帝听了这琴音怕也是前所未闻,而在人间却只能让人空自白头。 柳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江城,城外的海棠花仿佛在流着红色的眼泪。 恐怕您的情思还未抒发完,那就为我在这春日的白昼里听听那晴朗天空中黄莺的啼鸣吧。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