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歌 其一

快活快活真快活,被我一时都掉脱。 撒手浩歌归去来,生姜胡椒果是辣。 如今快活大快活,有时放颠或放劣。 自家身里有夫妻,说向时人须笑杀。 向时快活小快活,无影树子和根拔。 男儿端的会怀胎,子母同形活泼泼。 快活快活真快活,虚空粉碎秋毫末。 轮回生死几千生,这回大死方今活。 旧时窠臼泼生涯,于今净尽都掉脱。 元来爹爹只是爷,懵懵懂懂自瓜葛。 近来髣髴辨西东,七七依前四十八。 如龙养珠心不忘,如鸡抱卵气不绝。 又似寒蝉吸晓风,又如老蚌含秋月。 一个闲人天地间,大笑一声天地阔。 衣则四时惟一衲,饭则千家可一钵。 三家村里弄风狂,十字街头打鹘突。 一夫一妻将六儿,或行或坐常兀兀。 收来放去任纵横,即是十方三世佛。 有酒一杯复一杯,有歌一阕复一阕。 日中了了饭三餐,饭后齁齁睡一歇。 放下万缘都掉脱,脱得自如方快活。 用尽醒醒学得痴,此时化景登晨诀。 时人不会翻筋斗,如饥吃盐加得渴。 偶然放浪到庐山,身在白苹红蓼间。 一登天籁亭前望,黄鹤未归春雨寒。 心酸世上几多人,不炼金液大还丹。 忘形养气乃金液,对景无心是大还。 忘形化气气化神,斯乃大道透三关。 绛宫炎炎偃月炉,灵台寂寂大玄坛。 朱砂乃是赤凤血,水银乃是黑龟肝。 金铅采归入土釜,木汞飞走居泥丸。 华池正在气海内,神室正在黄庭间。 散则眼耳鼻舌忙,聚则经络荣卫闲。 五脏六腑各有神,万神朝元归一灵。 一灵是谓混元精,先天后天乾元亨。 圣人采此为药材,聚之则有散则零。 昼夜河车不暂停,默契大造同运行。 人人本有一滴金,金精木液各半斤。 二十八宿归一炉,一水一火须调匀。 一候刚兮一候柔,一爻武兮一爻文。 心天节候定寒暑,性地分野分楚秦。 一日八万四千里,自有斗柄周天轮。 人将蜕壳阴阳外,不可不炼水银银。 但得黄婆来紫庭,金翁姹女即婚姻。 青龙白虎绕金鼎,黄芽半夜一枝春。 九曲江头飞白雪,昆仑山巅腾紫云。 丁公默默守玉炉,交媾温养成胎婴。 神水沃灭三尸火,慧剑扫除六贼兵。 无中生有一刀圭,粪丸中有蜣蜋形。 诚哉一得即永得,片饷中间可结成。 忽然四大成虚白,不觉一灵升太清。 纵使工夫汞见铅,不知火候也徒然。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圆。 虽结丹头终耗失,要须火候始凝坚。 动静存亡宜沐浴,吉凶进退贵抽添。 火力绵绵九转后,药物始可成胎仙。 一时八刻一周天,十二时辰准一年。 每自一阳交媾后,功夫炼到六纯干。 精神来往如潮候,气血盈虚似月魂。 一毂从来三十幅,妙处都由前后弦。 专气致柔为至仁,礼义智信融为仁。 真土归位为至真,水火金木俱浑全。 精水神火与意土,炼使魂魄归其根。 先天一气今常存,散在万物与人身。 花自春风鸟自啼,岂知造物天为春。 百姓日用而不知,气入四肢徒凋残。 松竹虚心受气足,凌霜傲雪长年青。 况人元神本不死,此气即是黄芽铅。 老松可少病可健,散者可聚促可延。 心入虚无行火候,内景内象壶中天。 须知一尘一蓬莱,与走一叶一偓佺。 神即火兮气即药,心为炉兮身为田。 自耕自种自烹炼,一日一粒如黍然。 灵芝一生甘露降,龟蛇千古常相缠。 一朝雷电撼山川,一之则日万则烟。 日中自有金乌飞,夜夜三更入广寒。 子子孙孙千百亿,炉鼎鸡犬皆登天。 大道三十有二传,传到天台有悟真。 四传复至白玉蟾,眼空四海嗟无人。 偶遇太平兴国宫,白发道士其姓陈。 半生立志学铅汞,万水千山徒苦辛。 一朝邂逅庐山下,摆手笑出人间尘。 翠阁对床风雨夜,授以丹法使还元。 人生何似一杯酒,人生何似一盏灯。 蓬莱方丈在何处,青云白鹤欲归去。 快活快活真快活,为君说此末后句。 末后一句亲分付,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译文:

### 第一段:洒脱快活的心境 我真是快活啊,快活极了!一下子把世间的烦恼和负担都抛开了。我放开双手,放声高歌,就像陶渊明归去来兮一样自在。这就如同生姜和胡椒,它们的辛辣是实实在在的,我的快活也是如此真切。 如今的我,享受着极大的快活。有时候还会放纵自己,做出些癫狂、肆意的举动。我自己的身体里,就仿佛有阴阳调和的夫妻一般奇妙。要是把这话讲给旁人听,他们肯定会笑掉大牙。 以前的快活,相比现在只能算是小快活。我就像把那没有影子的树连根拔起一样,彻底摆脱了虚幻不实的东西。男子要是真的领悟了,就如同身怀孕育之能,子母同形,生机盎然。 ### 第二段:精神境界的升华 我快活啊,真的快活极了!仿佛虚空都被我粉碎到了秋毫之末。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生死,这一回我像是经历了彻底的死亡,如今才真正地活了过来。过去那些陈旧的生活模式和糟糕的日子,如今都被我统统抛掉。其实啊,爹爹就是爷,以前我懵懵懂懂,自己把事情搞得复杂。 最近我好像渐渐能分辨西东了,但又觉得这一切似乎还是有些糊涂,就像七七本应四十九,却又成了四十八一样让人捉摸不透。我修炼时,就像龙养护宝珠一样,时刻不敢忘怀;又像母鸡孵蛋,气息始终不断。还似寒蝉吸着清晨的风,老蚌含着秋月,静谧而专注。 我这个闲人,自在地游走于天地之间。大笑一声,只觉得天地都变得开阔无比。我一年四季就穿一件僧袍,吃饭嘛,化缘千家也只需一个钵盂。我在小乡村里疯疯癫癫,在十字街头也稀里糊涂。就像一对夫妻带着六个孩子,无论行走还是坐着,我都常常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能随心所欲地收放自己的心神,如此这般,我就是那十方三世的佛。 ### 第三段:逍遥自在的生活 我有酒就一杯接着一杯地喝,有歌就一首接着一首地唱。白天明明白白地吃三餐饭,饭后呼呼大睡一会儿。我放下了所有的尘世缘分,抛掉一切牵绊,只有这样洒脱自如,才是真正的快活。我放弃清醒的世故,学起了痴傻,这时就如同领悟了化景登晨的秘诀。 那些不懂得修行的人,就像饥饿时吃盐,越吃越渴。我偶然随意地来到庐山,置身于白苹和红蓼之间。登上天籁亭向前眺望,黄鹤还未归来,春雨带着丝丝寒意。世上有多少人让我心酸啊,他们都不去炼制金液大还丹。 ### 第四段:修仙炼丹的理论 其实啊,忘形养气就是金液,面对外界景象能做到无心就是大还。忘形之后化气,气再化成神,这就是大道贯通三关的过程。人体的绛宫就像那炎热的偃月炉,灵台如同寂静的大玄坛。朱砂好比赤凤的血,水银就像是黑龟的肝。把金铅采回来放入土釜,木汞在泥丸宫游走。华池就在气海之中,神室就在黄庭之间。 精气神分散的时候,眼耳鼻舌就忙碌起来;凝聚的时候,经络和荣卫就得以清闲。五脏六腑各自都有主宰的神,众多的神都朝拜归向那唯一的灵。这一灵就是混元精,包含着先天和后天的元气,就像乾卦一样亨通。圣人把这些当作药材来炼制,聚集起来就有了功效,分散开来就没了作用。 昼夜之间,体内的河车运转不停,要默默地契合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其实每个人原本都有一滴金精,金精和木液各占半斤。要把二十八宿的精气汇聚到一个炉子里,让水和火的比例调和均匀。炼丹的火候一候刚一候柔,一爻武一爻文。心境就像天一样能决定寒暑的变化,本性如同大地能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人一天之内就像天体运行八万四千里,自身也有如同斗柄绕天的周天运转。 人要想超脱阴阳的束缚,就不能不炼制水银般的精气。只要能让黄婆来到紫庭,金翁和姹女就能结合。青龙白虎环绕着金鼎,半夜里黄芽就会像春天的一枝花一样生长。九曲江头好似飞起白雪,昆仑山巅腾起紫云。丁公默默地守着玉炉,让精气交媾温养,孕育出胎婴。神水能够浇灭三尸之火,慧剑可以扫除六贼之兵。从无中生出有,就像粪丸里有蜣螂的形体一样奇妙。真的是一旦有所领悟就能永远受益,片刻之间就能结成丹药。 ### 第五段:炼丹的火候与成果 忽然间,人的四大(地、水、火、风)变得虚白,不知不觉中一灵就升上了太清之境。就算炼丹时汞遇到了铅,但要是不懂得火候,那也是白费力气。大体上都要借助周天的火候,经过十个月,圣胎才能圆满。虽然结成了丹头,但如果不注意火候,最终还是会消耗散失,必须要有合适的火候才能让它凝结坚固。 在炼丹过程中,动静存亡的时候要注意“沐浴”,吉凶进退的时候要把握好“抽添”。火力绵绵不断地经过九转之后,药物才能炼成胎仙。一天中的八刻就相当于一个周天,十二时辰就如同一年。每次从一阳交媾开始,要把功夫炼到六纯乾的境界。人的精神来往就像潮汐一样有规律,气血的盈虚就像月亮的圆缺。 一毂有三十幅,炼丹的妙处就在于把握前后弦的时机。专注于气,使身心柔顺,这就是至仁;把礼义智信融合起来,也是仁的体现。真土归位就是至真,让水火金木都浑然一体。把精水、神火和意土加以炼制,让魂魄回归到它们的根源。 ### 第六段:先天之气与修仙感悟 先天的那股气如今依然存在,它分散在万物和人的身上。花在春风中自然开放,鸟自在地啼鸣,它们哪里知道是造物赋予了春天呢?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这股气,却浑然不知,气进入四肢却只能白白地消耗。松竹因为虚心,能充分吸纳气,所以能凌霜傲雪,长年青翠。何况人的元神本来就不会死,这股气就是黄芽铅。 老松可以减少病害,人也能变得健康;散失的气可以聚集起来,生命短暂的也能得以延长。让心进入虚无的境界来掌握火候,就能看到体内奇妙的景象,如同生活在壶中天地一般。要知道,一尘之中就有一个蓬莱仙境,一片叶子上或许就有仙人偓佺。 神就像火,气就像药,心是炉,身体是田。自己耕种、自己烹炼,每天都能炼出像黍粒一样的丹药。灵芝一旦生长,甘露就会降临,龟蛇千古以来常常相互缠绕。一旦像雷电震撼山川那样,一点点就能化作千千万万。太阳里有金乌飞翔,每天夜里三更金乌都会进入广寒宫。如此修炼,子子孙孙千千万万,炉鼎和鸡犬都能一同升天。 ### 第七段:传承与授法 大道有三十二种传承,传到天台有了《悟真篇》。经过四次传承到了我白玉蟾这里,我放眼四海,感叹知音难觅。偶然间,我在太平兴国宫遇到一位姓陈的白发道士。他半生立志学习炼丹之术,走遍万水千山,吃尽了苦头。 有一天,我们在庐山下相遇,他摆摆手,笑着仿佛要超脱人间尘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在翠阁里对床而谈,他把丹法传授给我,让我得以还元。人生啊,就像一杯酒,又像一盏灯。蓬莱方丈仙山在哪里呢?我真想随着青云白鹤归去。 我快活啊,真的快活极了!为你说出这最后的话。把这最后的秘诀亲自告诉你,我要为天下所有学仙的人,清楚地指出通往蓬莱的道路。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