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仙行赠万书记

嶰管飞葭方孟籥,青女仍前行夜恶。 连日东风料峭寒,黄鹂声断梅花落。 客来武夷访灵踪,八字洞门无锁钥。 溪头昨夜添新雨,桃片满溪红灼灼。 苍苔满地空绿匀,芳草无言烟漠漠。 捣药声干丹井寒,虹桥一断收霞幕。 千古松风学凤笙,向晚清客满林壑。 山光不动旧松竹,洞中惨惨悲猿鹤。 机岩学馆空无人,紫领丹丘久萧索。 雾暗平林虎长啸,碧潭生花老龙跃。 峭崖飞鸟不敢过,万丈苍琼真峻削。 山中金蟾不可寻,石边且取黄芝嚼。 我生逍遥事落魄,泉石烟霞得真乐。 身披绿麻戴青蒻,横担碧藜蹑芒𪨗。 只爱山林厌城郭,却厌膏粱爱藜藿。 冷眠石上入华胥,梦见太虚无斧凿。 朅来洞中未半饷,转盼又觉经旬朔。 今朝云头雨收脚,欲归又被溪山缚。 欲作此地三间茅,朝餐红霞暮饮瀑。 已有神仙分定缘,定知道外无乾坤。 只愁天上多官府,九转丹成未敢吞。

译文:

在葭管飞灰、刚刚进入孟冬的时候,霜神青女依旧肆虐,夜晚的气候十分恶劣。 接连几日东风凛冽,带着料峭的寒意,黄鹂的啼鸣声消失了,梅花也纷纷飘落。 有客人来到武夷山寻访灵奇的踪迹,那形如“八”字的洞门没有锁钥。 溪头昨夜新添了雨水,溪水中满是灼灼艳红的桃花瓣。 苍苔布满地面,一片均匀的绿色,芳草默默无言,四周烟雾弥漫。 丹井边捣药的声音早已停歇,透着阵阵寒意,虹桥断裂,云霞似幕布般收起。 千古不绝的松风好似凤笙吹奏的声音,傍晚时分,清冷的山客遍布山林沟壑。 山光依旧,松竹未曾改变,可山洞中猿猴与仙鹤的叫声凄惨悲凉。 机岩学馆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紫领丹丘长久以来一片萧索。 雾气笼罩着平林,老虎发出长啸,碧绿的深潭中,老龙跃出水面,激起水花。 陡峭的山崖连飞鸟都不敢飞过,万丈的青色山崖真是峻峭挺拔。 山中的金蟾难以寻觅,只好在石边采摘黄芝来嚼食。 我生来逍遥自在,行事不羁,从泉石烟霞中获得了真正的快乐。 我身披绿麻,头戴青箬笠,横担着碧绿的藜杖,脚穿草鞋。 我只喜爱山林,厌恶城郭,讨厌美味佳肴,偏爱粗茶淡饭。 我在石头上冷冷地睡去,进入了美妙的梦境,仿佛梦见了未经雕琢的太虚之境。 来到这山洞中还没过多久,一转眼却感觉已经过了很久。 今朝云头的雨停了,我想要回去,却又被这溪山美景束缚住了脚步。 我想在这里建造三间茅屋,早上餐食红霞,夜晚饮用瀑布之水。 我与神仙早已定下缘分,也深知世外再无乾坤。 只是发愁天上也有诸多官府规矩,即便九转丹炼成了,我也不敢轻易吞服。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