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高士 其二

龙虎战百六,乌兔交七九。 坎离直寅申,艮巽司卯酉。 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 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译文:

这首诗涉及到很多道教的术语和概念,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体内的阴阳之气如同龙虎般激烈争斗,历经百六之数的变化;日与月(乌兔分别代表日和月)相互交融,遵循七九之数的规律运转。 坎卦和离卦对应着寅时和申时,而艮卦与巽卦掌管着卯时和酉时。 那修炼所得的如同金丹一般的“一粒”,就像红色的橘子一样珍贵,能历经千古也不会腐朽。 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进行修炼,如同畅饮美酒;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日子,就像喝了三杯寓意着生机复萌的美酒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充满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理念和象征,上述翻译只是尽力从表意角度进行解读,可能和原诗所蕴含的深层道教思想仍有一定差距。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