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 其二

顶戴弥陀呈丑拙,手持杨柳惹尘埃。 纵饶入得三摩地,当甚街头破草鞋。

译文:

观音头顶着弥陀佛的形象,看起来显得有些笨拙和难看,手里拿着杨柳枝,仿佛也沾染了世间的尘埃。就算观音能够进入高深的三摩地境界(即一种禅定的极高境界),但在我看来,这又能怎样呢,她就如同街头被人丢弃的破草鞋一样没什么了不起。 需要说明的是,白玉蟾这类表达往往带有一种以独特视角去解构传统神圣形象的意味,通过这种看似“不敬”的话语来引发对修行、对佛道观念等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