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珊上座归育王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 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此来漳泉走一遭,庞翁犹在波旬灭。 拄杖挑起空中云,钵盂漉上波心月。 默随春色归故山,江路梅花先漏泄。 遂邀君来香一𦶟,重把篇诗呈丑拙。 此行拗折老藤条,选佛场中作英杰。 君今三千里外行,不涉程途犹自别。 恰似一壶冰,千古光莹彻。

译文:

你那两条膝盖和小腿,好似钢铁一般坚毅;你浑身散发出的精神气质,就如同那洁白无瑕的雪团。你早就已经在艰难的环境中历经磨炼,就像从火燄中成功翻身一样,也不会被世俗的情感所羁绊,不会在温柔乡里被情丝缠绕。 你行走在路上,风吹动着你身上的香囊,一路都弥漫着香气,我知道你已踏上了如钦山禅师那样的修行之路。突然有一天,你像洗面时摸到自己的鼻子一样,恍然大悟,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机与本性。 你急忙带着柏子去礼拜那高洁如孤云般的高僧大德,此后你的足迹遍布江浙一带。阿育王山的寺庙里仓库空空如也,众多的僧人张着嘴巴,饿得恨不得嚼舌。延寿堂中有好几个生病的僧人,口袋里连买药的钱都没有,寒冷彻骨。 看见你拿着那看似无孔的笛子,吹奏起一曲还乡的曲子。你这次到漳泉地区走了一遭,那些虚妄的烦恼如同波旬一般都被你消灭了,而像庞居士那样的真实本性依然留存。 你拄着拐杖,仿佛能挑起空中的云朵;你拿着钵盂,好似能从波心捞起明月。你默默地随着春色回到故乡的山林,江边早开的梅花仿佛提前泄露了你归来的消息。 于是我邀请你来这里点上一炷香,再次把这首诗呈现给你,尽管我的诗写得粗陋不堪。这一次出行,你定会像拗折老藤条一样克服重重困难,在选佛的修行之路上成为杰出的人物。 你如今要踏上三千里的远行之路,即便不经历那些路程的奔波,你与常人也早已截然不同。你就像一壶千年不化的冰,永远那样光亮莹彻。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