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歌

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 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 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 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 道人放浪游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 十丈晴波何浄明,百尾巨鱼自跳踯。 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 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璃中掷金尺。 吾疑汉室曾漏网,否则禹门曾点额。 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 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 古人观棠有何心,今朝鉴止输闲客。 群鱼群鱼听我语,太乙真人在何许。 尚埋头角守污池,不展爪牙上星渚。 种成红杏不骑去,留向人间作霖雨。

译文:

你没看到东海里有鲤鱼难以钓起,水神冯夷搅得江水翻腾,春日的江水浩浩荡荡。渔夫驾着归舟,满载着明月的清辉,一声春雷震响,桃花浪涌起。 你也没看到北海里有能吞下船只的鲲鹏,它在如山似屋的浪涛中沉浮。忽然有一天它击水前行三千里,借着旋风直上九万里高空,此时吴地已是秋风起叶飘零。 我这个修道之人自在遨游于太乙仙境,一汪清澈的寒潭如碧玉般,浸润着春日的碧绿。十丈长的清波是那么明净,上百条大鱼自在地跳跃。 它们有着锦缎般的鳞片、铁一样的鱼鬣、红如美玉的鱼鳍,珍珠般的牙齿、冰清的鱼腮、紫金般的脊背。它们在绿如玻璃的水中像飞动的美玉梭子,在碧琉璃般的水里好似抛掷出的金尺。 我怀疑它们是汉朝时漏网之鱼,不然就是在禹门撞额未跳过的鱼。那千古的钓台旁松风寒冷,渭水畔渔竿下霜月洁白。 子产有让鱼活得自在的心意,庾氏唤鱼也有其缘由。这些鱼有时听到琴声就跃出水面,有时认出人的脚步就潜伏在池边。 古人观赏海棠是怀着怎样的心思,如今悠闲的我来此鉴察这一汪池水。 鱼儿们啊鱼儿们,听我说说,太乙真人在哪里呢。你们还埋没着自己的头角,守着这污浊的池塘,不施展爪牙去星辰遍布的天河。 你们就像种出了红杏却不骑上它离去,留在人间化作甘霖滋润大地吧。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