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吟送张道士

夜骑玉鼇采明月,蘂殿瑶台寒彻骨。 三十六天不闭门,风吹琪花散飞雪。 箫韶鸣处队仗多,八万霓裳歌一阕。 紫皇宴罢驾方出,整衣端简去朝谒。 火铃将军呵一声,左右万真耸毛发。 奏云臣是雷霆卿,旧因罪去辞金阙。 红尘埋身平至耳,餐青饮绿守苦节。 飞神登天来正渴,见帝有酒觅一啜。 赐臣一醉放臣归,归去人间向人说。 凤凰阁下问归途,琼童玉女却问予。 天上日长太清虚,人间还似此间无。 摇头不答径拂袖,白云眇眇迷清都。 洞中猿鹤更相认,白石烂兮青松枯。

译文:

夜晚,张道士骑着白玉鳌去采摘明月,那蕊殿和瑶台寒冷得彻骨。三十六重天的大门都敞开着,风一吹,如玉的琪花像飞雪般飘散。 箫韶乐声响起,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八万仙女穿着霓裳翩翩起舞,共同唱着一曲美妙的歌。紫皇的宴会结束,车驾刚刚出行,张道士整理好衣衫、端端正正地拿着手板前去朝见。 火铃将军大喝一声,周围的众多仙人都吓得毛发直立。张道士上奏说:“臣本是雷霆卿,以前因为犯了罪离开了金阙。在红尘中,身躯几乎全被埋没,只能以青蔬为食、以绿水为饮,坚守着清苦的节操。如今我神魂飞升来到天上,正口渴难耐,见陛下有酒,想求一杯喝。” 他请求陛下赐他一醉后放他回去,回到人间再向世人讲述这天上的见闻。在凤凰阁下,他询问返回的路途,琼童玉女反而来问他:“天上日子漫长,一片清虚之境,人间也像这里一样吗?” 张道士只是摇摇头不回答,径直拂袖而去,白云渺渺,渐渐遮住了天上的清都。等他回到山洞,猿猴和仙鹤还能认出他,只是洞中的白石已经破碎,青松也已枯萎。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