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亭

千山万山耸寒碧,桃花李花正春色。 客来登此一览亭,东望长江渺无极。 烟飞松坞晓苍凝,雨过竹林晚翠滴。 人家楼阁下参差,天宇云霞上鬰密。 平湖青草覆白沙,峭崖断岸几千尺。 芦荻丛中鸥鹭闲,来往渔舟三两只。 柳阴浓淡夕阳斜,藓岩石磴满山赤。 落鸦噪下枯树枝,鸡犬声中半樵笛。 疎篱小屋可容膝,目对青霄一太息。 满城车马走红尘,何人知享此幽寂。 竹炉焚罢柏子香,甆杯倾泻碧玉液。 饮到如泥卧石鼓,醒来瀹茗自闲适。 啸咏太空歌一曲,风吼千林月华白。 一览亭前双目明,诗成自觉天地窄。 云崖烟树几重重,三百六十真奇峰。 我将持斧扣洞门,借问蟠桃几时红。 流光瞬息付一电,万事转头如去箭。 南康有个陈参军,心镜如如成一片,自笑浮生若春燕。

译文:

在这一方天地里,无数的山峦高高耸立,泛着寒冷的青碧之色,漫山遍野的桃花和李花正肆意绽放,装点出一派迷人的春色。 有客人来到这一览亭上登高远眺,向东望去,那浩浩荡荡的长江,茫茫一片,看不到尽头。 清晨时分,烟雾在松树林中飘荡,松林透出苍郁凝重的气息;傍晚雨后,竹林里翠色欲滴。 山下错落分布着人家的楼阁,天空中云霞密集厚重。 平静的湖面上,青草覆盖着白色的沙滩,陡峭的山崖和断裂的河岸足有几千尺高。 在芦荻丛生的地方,鸥鹭悠闲自在地栖息着,江面上只有两三只渔舟来来往往。 夕阳渐渐西斜,柳荫或浓或淡,长满苔藓的岩石和石台阶被映照得满山通红。 归巢的乌鸦聒噪着落在枯树枝上,在鸡犬的叫声中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樵夫笛声。 有一处篱笆稀疏的小屋,仅能容下一人安身,我望着那高远的天空,不禁长叹一声。 城里车水马龙,人们在红尘中奔波忙碌,又有谁懂得享受这清幽寂静的美景呢? 在竹制的火炉里焚上柏子香,用瓷杯斟满碧绿的美酒。 喝到酩酊大醉,就卧倒在石鼓上,醒来后煮上一壶茶,悠然自得。 我对着空旷的天空放声长啸,高歌一曲,狂风在树林中呼啸,月光洁白如霜。 站在一览亭前,只觉得双眼明亮,诗兴大发,写完诗后竟感觉天地都变得狭小了。 云雾缭绕的山崖和烟霭笼罩的树木层层叠叠,这三百六十座山峰真是座座奇绝。 我真想手持斧头去敲响那山洞的大门,问问里面的仙人蟠桃什么时候会变红。 时光飞逝,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世间万事如同离弦之箭,一去不返。 南康有个陈参军,他的心就像平静的镜子一样,了无杂念,自己笑着感叹这短暂虚幻的人生就像春天的燕子。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