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万庵十章 金丹

佛与众生共一家,一毫头上现河沙。 九还七返鱼游网,四谛三空兔入罝。 混洗何年曾结子,虚空昨夜复生花。 阿谁鼎内寻丹药,枯木岩前月影斜。

译文:

这首诗充满了佛道相关的玄理意象,以下是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 佛和众生本质上同属一家,在极其细微之处也能显现出如同恒河沙粒般众多的世界万象。 就像经过多次修炼(九还七返)的过程,就好似鱼在网中游动,佛教的四谛和三空之理,如同兔子陷入了捕兽的网罟。 不知何时在混沌交融的状态中曾孕育出灵妙的成果,仿佛虚空中昨夜又突然生出了花朵。 到底是谁还在那鼎炉之中苦苦寻觅所谓的丹药呢?只见那枯木岩前,斜斜地照着清冷的月影。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运用了大量佛道修行的术语和隐晦意象,其含义较为深奥且具有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以上翻译只是尽量传达其大致意思。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