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简寂观

手把武夷竹,江山满吾目。 落花称意红,芳草无心绿。 双涧泻翠璚,群山断苍玉。 青林隠成帷,碧洞深如屋。 烟锁花间猿,雨惊岩下鹿。 药炉埋白云,丹井浸枯木。 虎岫耸锦屏,龙湫喷银粟。 晋人陆修静,于此曾卜筑。 饥则饵嫩松,寒则披老槲。 惠远同种莲,渊明共采菊。 当年学阿弥,飞神到天竺。 旧有晒药台,荆棘蔽幽谷。 旧有朝元石,雾霭笼飞瀑。 园桃晓猿攀,庭柏夜鹤宿。 何人建琳宫,先生留宝躅。 铁板时敲茶,铜钟晓唤粥。 冠褐霭锵锵,车马来仆仆。 巨壑有鱼飞,寒池足鸦浴。 天高星斗寒,更深鬼神哭。 到此风骨清,直欲骑黄鹄。

译文:

我手持着武夷山上的竹子,放眼望去,大好江山尽收眼底。 那飘落的花朵如称人心意般地红得娇艳,芬芳的野草不经意间绿满大地。 两条山涧如翠绿的琼浆般奔泻而下,连绵群山好似被截断的苍玉。 青葱的树林像帷幕一样遮蔽着,碧绿的山洞幽深如屋宇。 烟雾笼罩着花丛间的猿猴,骤雨惊吓到了山岩下的小鹿。 药炉被白云掩埋,丹井浸泡着枯败的树木。 老虎栖息的山岫像锦屏般耸立,蛟龙藏身的水潭如喷吐着银粟。 晋代的陆修静先生,曾在这里选址建房居住。 他饥饿时就吃嫩松的枝叶,寒冷时就披着老槲树的树皮。 他曾和惠远一起种莲,又与陶渊明共同采菊。 当年他学习佛法,神魂飞到了天竺佛国。 以前的晒药台,如今被荆棘遮蔽在幽深的山谷。 昔日的朝元石,被雾霭笼罩在飞流的瀑布旁。 清晨有猿猴攀摘园中的桃子,夜晚有仙鹤栖息在庭院的柏树。 不知何人建造了这道观,陆先生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人们时不时敲着铁板煮茶,铜钟在清晨敲响呼唤着人们来吃粥。 道士们身着冠服,衣袂锵锵作响,车辆和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巨大的沟壑里仿佛有鱼飞跃,寒冷的池水中有乌鸦在洗浴。 天空高远,星斗散发着寒意,夜深了,仿佛能听到鬼神的哭声。 来到这里,我的风骨都变得清逸起来,真想骑上黄鹄飞天而去。
关于作者
宋代白玉蟾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