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州古田镈歌

老翁犁山田土中,获得昔人垦田器。 似铎有柄,如钟不圜。 身长二尺径八寸,口薄腹厚唇微穿。 颜色绀碧艳绿处,间有班红如血鲜。 形模古拙见者怪,铜性已变不复辨,疑是死铁兼顽铅。 老翁视为弃物委床下,一朝移出茅簷前,尘灰糠粃俱塞填。 乃有博雅识是古田镈,垂涎拂拭再三看,扣之尚觉声隠然。 水痕土色两相蚀,叹息不知铸自三代之何年。 邀翁问所得,共入酒家保,买以十万青铜钱。 买来携归置几案,一架坐插青丝毡。 图书钟鼎相联编,宝玩要使儿孙传。 自秦历汉以来此镈只在土,出世便苦无常主。 博雅好事归泉台,可怜阅世亦如草头露,高堂山鬼不守护。 他家更有好古人,又以青钱易将去。

译文:

在桃州的山田里,一位老翁正在犁地,在泥土中挖到了从前人开垦田地用的器具。 这器具样子像铎又带着柄,好似钟却并不浑圆。它身长二尺,直径八寸,器口很薄,腹部厚实,唇部还有些微小的穿孔。它的颜色呈现出绀碧色,那些艳绿的地方,还夹杂着如同鲜血般鲜艳的红斑。它的外形古朴笨拙,见到的人都觉得怪异,铜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让人难以辨认,大家都怀疑它是废铁和顽劣的铅混合而成。 老翁把它当作无用的东西扔在了床下,有一天将它移到茅屋的屋檐前,里面全是灰尘和糠秕。这时,有一位学识渊博、见解高雅的人认出这是古代的田镈,他垂涎不已,反复擦拭、端详,敲一敲还能隐隐听到声音。这田镈被水痕和土色侵蚀得厉害,此人叹息着,根本不知道它是三代(夏、商、周)中哪一年铸造的。 这人邀请老翁,问清了它的出处,然后一起到酒店里,用十万青铜钱买下了田镈。买回去后,他把田镈放在几案上,在一个架子上铺上青丝毡,将它放置其中。还把它和图书、钟鼎等物品摆在一起,希望这宝贝能由儿孙世代相传。 从秦朝到汉朝,这田镈一直埋在土里,刚出世就总是难以有固定的主人。那位博雅好事之人去世了,可惜他历经世事,就像草尖上的露水一样短暂,就连家中的神灵也没能守护住这田镈。又有其他爱好古物的人,用青铜钱把它换走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龏

李龏(一一九四~?)(生年据本集《癸卯元旦》“五十平头今日到”推定),字和父,号雪林,祖籍菏泽(今属山东),家吴兴三汇之交(今属浙江)。以诗游士大夫间,据本集《八月三十日小园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赏忆刘判官叶令君》诗,似曾短期出仕。享年登八十。有《吴湖药边吟》、《雪林采苹吟》、《雪林撚髭吟》、《雪林漱石吟》、《雪林拥蓑吟》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江湖后集》中存诗一卷,另有集句诗《梅花衲》一卷、《剪绡集》二卷传世。《湖州府志》卷九○有传。 李龏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第一卷。汲古阁影宋抄《梅花衲》、《剪绡集》为第二至四卷。均分别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