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后村五首 其二

词源泉万斛,笔欲挽天河。 诗比欧韩密,文追汉晋多。 一生名皎皎,四入发皤皤。 班不登书殿,伤哉可柰何。

译文:

您提供的这首诗是对刘克庄(号后村)的挽诗。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您的词才如同源泉一般,蕴含着万斛的水量,您挥笔创作时,那气势就好像要挽起天河之水来书写。 您所作的诗歌,严谨程度可以和欧阳修、韩愈相比肩;您的文章,追随着汉晋时期的风格,有着深厚的韵味。 您这一生名声显赫,光彩照人,四次入朝为官,可到那时头发已经花白。 可惜您终究没能登上史馆任职,这实在是令人伤感,却又无可奈何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