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甲父挽诗

我有宗传未付衣,喜渠岁晚共吾伊。 云胡丹旐鸣笳去,不见青衿问易时。 生灵运前何太速,为文介后重堪悲。 犀斜宰木今谁主,饮泪看君乳下儿。

译文:

我有着传承下来的学问和理念,还没来得及传授给合适的人,很是欣喜在这暮年之际能和他一起诵读诗书、探讨学问。 可怎么就突然看到那绘有日月图案的丧旗飘动,伴着胡笳悲声,他就这样离去了呢?从此再也看不到他穿着青色学子服来向我请教《易经》的情景。 他的命运就像谢灵运那样,生命的消逝为何如此迅速;他如同文彦博一样有才华有品德,他的离世实在让人悲痛万分。 如今他墓前倾斜的树木,今后又有谁来照管呢?我只能含着泪水,看着他那还在襁褓中的幼儿。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