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五

三领闽麾节,名高德度宽。 苦寻盐利病,痛念郡凋残。 拟有回天奏,相期对日看。 入朝孤此意,闻者泪阑干。

译文:

您提供的内容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它主要是用来悼念李斛峰尚书的。下面为您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公三次执掌福建的军政大权,他声名远扬,品德高尚且心胸宽广。 他苦心探寻盐政方面存在的利弊问题,深切地怜悯当地郡县民生的凋敝残破。 他本打算向朝廷呈上能够扭转局势的奏疏,众人也都期待着他能面见君王陈述良策。 然而他入朝后却只能孤独地怀抱这一腔心意,听闻此事的人无不泪水纵横。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