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虚斋挽诗 其二

奥学深功在易通,御题褒句圣恩隆。 成书自讲前无例,异论难齐久始公。 辞有所之端可据,文无不变论尤工。 臯比定集诸仙听,独惜丁宽道不通。

译文:

这位先生有着高深的学问和深厚的功夫,尤其精通《易经》,皇帝亲自题写褒奖的句子,可见圣恩十分隆重。 他写成书籍并亲自讲解,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他的独特见解起初难以让众人认同,经过很长时间后才被大家公认为正确。 他言辞的主旨清晰可依,文章的论述变化多端却又极为精妙。 他坐在讲席上讲学,必定能吸引众多有识之士来聆听。只可惜他就像丁宽一样,他的学术传承没能顺畅延续下去,实在令人惋惜。
关于作者
宋代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